一窺印度抓餅在東南亞不可撼動的美食地位
14 May, 2021您知道嗎?源自於印度的抓餅(lacha paratha)來到東南亞各國後,其價格的上漲幅度,竟然可以作為社會經濟變化的指標?!這道國民美食究竟有何魔力,能在去年榮登馬來西亞兩大外送平台的美食寶座?除了經典滋味外,又融入那些新巧思來滿足每一張期待的嘴?
在馬來西亞或是新加坡,不管你是餓了還是饞了,一道香熱酥軟的麵餅美食,隨時都在大街小巷中等著一解你的食慾。這道美食在馬來西亞稱為roti canai,在新加坡稱為roti prata,到了印尼叫做roti cane;但其實,都是源於印度層次豐富的lacha paratha。
Lacha paratha 隨著印度移民來到了東南亞各國,在汶萊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印尼、緬甸等等受到歡迎;並隨著風土飲食的差別,紛紛在各國的平民生活中扎根成形。以馬來西亞為例,從香濃美食的聚集處MAMAK檔開始,lacha paratha成為了馬來西亞的國民美食:roti canai。「roti」在印度語中為”麵餅”的通稱,「canai」有人說是源自於印度Chennai,有人說是來自馬來語「擠揉」的意思。但不管身世為何,都不改如今roti canai已經是當地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。且在不斷變化及改良後,roti canai已不只是早餐及小吃的首選,更成為了從西式餐廳到路邊小攤都必備的菜單巨星。根據馬來西亞的星報(The Star)報導,在2020年的Covid-19行動管制令(Movement Control Order, MCO)時期,roti canai打敗了椰漿飯(nasi lemak)等經典美食,在GrabFood 和 FoodPanda兩大外送平台的名單上雙雙名列第一;證明了roti canai不可撼動的美食地位。
(Photo: Roti's appearance )
無論是Lacha paratha或是roti canai/prata,其酥脆的及層次的口感都來自於麵餅及酥油反覆層疊的效果。不同的是,在印度,發酵後的麵糰是以擀麵棍桿薄,然後以切割或揉擠的方式達成多層次的效果。在東南亞,則是用拋、甩的方式,製餅人抓住壓扁的發酵麵糰,在空中拋轉並甩在桌上,用離心力及甩拍的力量,讓麵糰成為薄如紙張的麵皮。然後將麵皮往中間集中成長條,旋轉成團,再壓扁成餅,最後經由煎烤,上桌前將餅往中心擠壓至蓬鬆,就有了外酥內軟,鬆香可口的豐富口感。經典的吃法,是任意撕取一口大小,沾著羊肉或豆子咖哩的醬汁食用。嗜吃甜的,就擠上濃濃的煉乳,再配上一杯香甜的奶茶,便能享受完美的點心時光。
除了相同的經典滋味,受到當地民眾喜歡的食材,也在廚師的巧思之下,和這道常民小吃融合成為新的美味。在馬來西亞,常見的有抹上植物牛油(margarine)的roti planta,加入洋蔥的Roti Canai Bawang,加入香蕉的roti pisang,沙丁魚餡的roti sardin,或是打上一個雞蛋,成為roti telur。在新加坡,則可以品嚐到滋味濃郁的榴槤以及咖椰口味。
(Photo From:Pexels )
為了因應食材的特性,roti canai的外型也有了改變。原本擠壓旋轉的做法,為了放入餡料(如香蕉片、魚肉等等),改為將薄如紙張的麵皮,以往內上下、左右摺疊,成為信封狀的長方形麵餅,煎好後再切塊搭配合味的醬汁食用。
Roti canai身為平民美食的代表,甚至有人藉由它的價格上漲幅度,作為社會經濟變化的指標。根據馬來西亞的「Cilisos」網站,1970年代的roti canai平均價格為0.33元馬幣,1990年則微上漲到0.48元馬幣,到了2018年,則來到了1.3元馬幣。雖然漲幅看似有四倍之多,但一探口袋,roti canai/prata依然是親切的銅板美食,隨時等著滿足每一張期待的嘴。
蔥抓餅生產線 LAP-5000>看更多
本生產線設計了拉延功能,麵糰放入後能被製成薄至0.8公釐的可透光麵皮,再經由自動滴抹油料、推送及滾動,模擬出猶如手工製作的美味抓餅。